萝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2021-11-03 11:57:38 来源:



PAGEREF _Toc440875183 h 3

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础 PAGEREF _Toc440875184 h 4

第一节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PAGEREF _Toc440875185 h 4

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PAGEREF _Toc440875186 h 10

第二章 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PAGEREF _Toc440875187 h 13

第一节 指导方针 PAGEREF _Toc440875188 h 13

第二节 发展目标 PAGEREF _Toc440875189 h 15

第三章 全力抓好园区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PAGEREF _Toc440875190 h 20

第一节 着力打造“四大园区 PAGEREF _Toc440875191 h 20

第二节 加快发展重点产业 PAGEREF _Toc440875192 h 22

第四章 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PAGEREF _Toc440875193 h 25

第一节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PAGEREF _Toc440875194 h 25

第二节 提升现代农业支撑能力 PAGEREF _Toc440875195 h 27

第三节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PAGEREF _Toc440875196 h 28

第五章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PAGEREF _Toc440875197 h 29

第一节 全力促进重点行业和企业达产达效 PAGEREF _Toc440875198 h 29

第二节 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PAGEREF _Toc440875199 h 30

第三节 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PAGEREF _Toc440875200 h 31

第四节 抓好招商引资落项目 PAGEREF _Toc440875201 h 31

第五节 创造优质服务环境 PAGEREF _Toc440875202 h 32

第六章 加快商贸旅游业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PAGEREF _Toc440875203 h 32

第一节 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PAGEREF _Toc440875204 h 32

第二节 推进旅游业加速发展 PAGEREF _Toc440875205 h 33

第三节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PAGEREF _Toc440875206 h 34

第七章 加强交通水利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PAGEREF _Toc440875207 h 35

第一节 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PAGEREF _Toc440875208 h 35

第二节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PAGEREF _Toc440875209 h 36

第三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PAGEREF _Toc440875210 h 36

第八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PAGEREF _Toc440875211 h 38

第一节 科学确定功能定位 PAGEREF _Toc440875212 h 39

第二节 总体空间布局 PAGEREF _Toc440875213 h 39

第三节 加快城镇发展 PAGEREF _Toc440875214 h 40

第四节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PAGEREF _Toc440875215 h 42

第五节 建设美丽乡村 PAGEREF _Toc440875216 h 43

第六节 推动农民持续增收 PAGEREF _Toc440875217 h 44

第九章 加快创新发展,实施科技兴县战略 PAGEREF _Toc440875218 h 45

第一节 实施科技兴县战略 PAGEREF _Toc440875219 h 45

第二节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PAGEREF _Toc440875220 h 46

第十章 强化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PAGEREF _Toc440875221 h 47

第一节 加强生态建设 PAGEREF _Toc440875222 h 47

第二节 加强节能减排 PAGEREF _Toc440875223 h 48

第三节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PAGEREF _Toc440875224 h 48

第十一章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PAGEREF _Toc440875225 h 50

第一节 扩大就业 PAGEREF _Toc440875226 h 50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PAGEREF _Toc440875227 h 50

第三节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PAGEREF _Toc440875228 h 52

第四节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PAGEREF _Toc440875229 h 53

第五节 全面做好人口发展工作 PAGEREF _Toc440875230 h 54

第六节 加强健康养老服务 PAGEREF _Toc440875231 h 55

第七节 加强文化体育事业 PAGEREF _Toc440875232 h 56

第十二章 增强区域县场局合作,加强县域经济互动发展 PAGEREF _Toc440875233 h 56

第一节 加强区域规划合作 PAGEREF _Toc440875234 h 57

第二节 加强现代农业合作 PAGEREF _Toc440875235 h 57

第三节 加强园区共建合作 PAGEREF _Toc440875236 h 57

第四节 加强旅游产业开发合作 PAGEREF _Toc440875237 h 58

第五节 加强城镇合作共建 PAGEREF _Toc440875238 h 58

第十三章 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PAGEREF _Toc440875239 h 59

第一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PAGEREF _Toc440875240 h 59

第二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PAGEREF _Toc440875241 h 61

第十四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PAGEREF _Toc440875242 h 62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PAGEREF _Toc440875243 h 62

第二节 建设和谐幸福平安萝北 PAGEREF _Toc440875244 h 63

第十五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PAGEREF _Toc440875245 h 65

第一节 加强规划组织领导 PAGEREF _Toc440875246 h 65

第二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PAGEREF _Toc440875247 h 66

第三节 加强规划衔接和协调 PAGEREF _Toc440875248 h 66

第四节 完善规划实施监督制度 PAGEREF _Toc440875249 h 67

第五节 抓好规划实施评估 PAGEREF _Toc440875250 h 67




萝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时期(2016-2020年)是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打造“石墨经济先进县、现代农业示范县、对俄旅贸明星县、滨水宜居生态县、和谐幸福平安县”的关键时期。本纲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鹤岗市委关于制定鹤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萝北县委关于制定萝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十三五”市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改革创新的指导意见》,结合萝北实际编制而成的,是今后五年我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能,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基础

第一节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持围绕“提质增效”抓工业,紧扣“富民增收”抓农业,立足“内外并举”抓商贸,依托“界江品牌”抓旅游,实施“多措并举”抓民生等工作思路,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3亿元,年均增长13.6%;财政收入完成6.47亿元,年均增长1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亿元,年均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980元,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5400元,年均增长11%。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2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33:22:45调整为21∶28∶51,经济结构更趋合理。

















——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工作稳步推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总产量达到11.6亿斤。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萝北大米”和“萝北黑木耳”认证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25.5万千瓦,农机保有量8917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8%。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得到夯实,完成黑龙江干流堤防工程、烟筒山渠首改造、江萝灌区、苇场排干等水利工程。成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抢抓我省实施“五大规划”战略机遇,全力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十二五”期间,累计投资178亿元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180个,其中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达20个,主导产业支撑工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开工建设奥星、恒达等石墨深加工项目,石墨纸、超细石墨粉、高纯、高碳、球形石墨等产品陆续投入市场,我县成为全国重要的石墨精深加工基地;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进一步夯实,建成投产了大兴生物肥、宏图米业、宝泉酱业等深加工项目。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1亿元,完成税金5400万元。






















——商贸金融业发展迅猛,对外开放稳步提高。商贸流通体系日益完善。建成凤翔国际购物广场和凤翔商城,完善友谊路商圈。启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网上销售杂粮、大米和山产品种类达25种。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店100家,形成完整的农资、日用品销售网络,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和城镇社区市场消费环境。金融业服务经济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引进中国银行和龙江银行,全县银行金融机构达到8家,2015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2.3亿元,年均增长22%;贷款余额达到267.8亿元,年均增长47%。对外贸易水平不断提高。“十二五”期末,在我县注册的外贸企业达42家,海华木业、新春木业等多家外经贸企业落户萝北。同时,随着浮箱固冰通道的投入使用,通关环境更加优化便捷。2015年进出口贸易额2.1亿美元,进出口货物8.9万吨,出入境人员达到2.9万人次。

——开发旅游特色资源,打造界江绿色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名山、太平沟、嘟噜河湿地等三大特色精品景区,名山和太平沟旅游客运码头投入使用。举办了五届戏水节、两届中俄犹国际戏水狂欢节、四届界江滚冰节、两届中国黑龙江鹤岗国际界江旅游节,“界江之都”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十二五”期间,接待游客年均增长20%,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我县被评为全省首批省级生态县和国家级生态试点县,7个乡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万元GDP能耗降低20%,二氧化硫、氨氮、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了12.9%、8.5%、8%。主要河流水质稳定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天然林、水源地、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太平沟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松母树林、湿地的自然保护区面积达54032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4%。工业污染防治效果明显,重点企业污染减排达到年度要求,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9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建成修复城乡公路146公里,其中国省干线公路62.3公里,农村公路83.7公里,通乡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基本形成以城镇为中心、干线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为重要辅助的交通运输网络。运输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89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5917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41972万吨公里。“三供两治”工程加快推进。新增供水管线17公里、排水管线18.4公里,县城内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城市供排水系统进一步完善;供热能力大幅提高,新建第二热源厂,集中供热面积达157万平方米,供热管网长度达66.15公里。拓宽太平路、建设街等城区道路,完成南外环和取直打通景观路工程,硬化拓宽城镇道路22万平方米。实施城市亮化工程,道路照明灯达1033基,实现亮化道路长度达52公里。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镇新增就业398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2250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按时足额发放“三险一金”。建设廉租住房467套,改造农村危房泥草房2431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实现全覆盖。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建立困难家庭大病救助、外来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机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科技信息事业深入推进,实施各类科技项目82个,成为省级石墨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逐年提高。教育事业巩固提高,县城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到80%,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入园率达到98%,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率达到99.5%,小学及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99%和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招生比例基本达到3:7。卫生计生事业取得新成绩,建设中医院住院处、卫生监督所、县医院120急救中心及住院处业务用房,成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省级卫生示范县创建完成。文体事业蓬勃发展,举办、协办了两届历史文化鼓会、“两极冰雪汽车挑战赛”萝北赛段比赛、全国徒步露营大会等文体赛事。此外,广播电视、邮电通讯、民族宗教、金融保险、外事、档案、地震、双拥、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县人民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速度不够快,经济总量小,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重点行业受市场因素影响,支撑作用和拉动能力不强。经济发展仍属于高投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投资支撑,还没有过渡到产业支撑,消费需求拉动乏力。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企业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仍然存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缺乏足够支撑,城乡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较大。高层次人才匮乏,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人才断层情况逐渐显现。

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一、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为我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引进先进技术和要素重组,发挥资源优势,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新的机遇。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为我县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需求不足,面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二、国内发展面临重要机遇与挑战。按照党中央的判断,“十三五”时期国内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巨大的潜力、韧性和回旋余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发展基础日益雄厚,改革红利正在释放。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内需成为常态化措施,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及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存在巨大需求。同时,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还在加大,国内投资增长放缓,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三、省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全省看,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战略,有利于我省发挥对俄区位和地缘优势,全方位拓展了我省对俄及东北亚和欧洲的合作新空间。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国家首次专门针对东北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制定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对东北地区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新兴产业惠民工程予以重点支持。其中,确定“建设鸡西-鹤岗石墨新材料产业集群”,将石墨新材料产业上升到国家层面推进,为我县提供了极其难得的政策机遇。省委积极实施“五大规划”、“龙江丝路带”发展战略,建设哈佳等高铁项目,启动沿边铁路环线建设,实施三江治理、三江连通工程等利好政策,都为我县经济转型创造了绝佳的发展条件。从全市看,市委大力实施“煤、墨、绿、贸、游”五大产业发展战略,在转型攻坚、创新发展、现代农业、美丽城市、民生保障等关键环节上精准发力,与我县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省、市政策支持与我县实施的务实举措将产生显著的叠加效应,石墨精深加工、现代农业、绿色食品、对俄外贸合作、生态旅游等潜力不断释放。

四、“十三五”时期我县自身发展条件与压力。从资源条件看,我县自然资源富集。矿产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有29种金属、非金属矿藏。农业环境优良,是我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绿色食品之乡”的美誉;黑龙江、松花江两江流经萝北,盛产鲟鳇鱼、大马哈、三花五罗等水产品。生态环境优越,是省级生态示范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拥有全国第二大红松母树林;湿地面积广阔,是我国北方三大水禽栖息地之一和候鸟迁徙坐标区。同时俄罗斯犹太自治州与萝北一江之隔,森林、矿产等境外资源十分丰富,有林地220万公顷,木材蓄积量达2亿立方米。从区位条件看,我县地处我省对俄开放前沿,与俄罗斯有146.5公里的水上边境线。萝北口岸是国家一类国际客货运输口岸,四季通关,常年可通行5000吨级驳船。航道条件优越,水路上行可至俄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下行可达俄远东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通过江海联运能以较近的距离到达日本、韩国。公路运输条件良好,哈萝公路直通口岸,全程均为高等级路面。进出口货物由铁路经鹤北站可向中俄周边城市进行有效分拨。同时,“十三五”时期我县自身发展也面临不小的压力: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加大,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土地指标紧张,土地供给不足。外经贸主体规模相对薄弱,抗风险能力差。城镇化质量不高,县域经济发展不充分,而资金和要素不断向哈大齐工业走廊、牡绥地区和东部煤电化基地等城市群和经济圈集中,对我县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冲击,区域发展竞争压力加大。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住房、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等民生体系建设任务艰巨。

“十三五”期间,加快发展的内外环境总体有利,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认识我县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抢抓机遇,妥善应对,着力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章 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方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为主攻方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进生态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合作共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创新实施省“五大规划”,坚持“做大墨、提升绿、繁荣贸、激活游”发展举措,加快发展“六大产业”,把我县建设成“石墨经济先进县、现代农业示范县、对俄旅贸明星县、滨水宜居生态县、和谐幸福平安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中心。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加快经济发展。抓好传统产业提升,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水平整体提升,迈向中高端水平。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改革,努力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能力,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培育发展新动力,构建产业新体系,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坚持以协同发展为重点。正确处理城镇、生态和农业各空间的关系,统筹兼顾重点开发区域与限制开发区域,突出建设中心城镇,带动重点城镇共同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多规融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坚持以生态发展为优先。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重要生态功能区域保护范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抓好环境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以合作开放为主线。加快实施全面开放战略,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东北亚地区及国内地区的经贸、科技和人文交流合作,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公共服务,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让全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我县将处于结构转型、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在区域竞相发展的格局中,潜力巨大,充满希望,大有可为。要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通过两年快提升、三年上台阶、五年大跨越,实现“两个翻番”的目标要求: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52亿元,年均增长7%;财政收入达到7.8亿元,年均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1亿元,年均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5亿元,年均增长8%。

——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突出发展一产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点发展二产工业,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2020年,三次产业之比为22:26:52。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城市空气质量继续好转。万元GDP能耗降低17%。森林覆盖率达到45%。

——公共服务迈出新步伐。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8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6%,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500元和23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0%。持续改善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生活条件,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到2017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到2020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3.2亿美元,进出口货物达到20万吨,出入境人员10万人次。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2015年

2020年

年均增长(%)

属性

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7.3

52

7

预期性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2.7

21

11

预期性

财政收入(亿元)

6.47

7.8

5

预期性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3.1

5.5

12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3.3

19.5

8

预期性

进出口贸易额(亿美元)

2.1

3.2

9

预期性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7.1

9

——

预期性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46.8

60

13.2】

预期性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51

52

——

预期性

农业合作社数量( 个)

——

100

——

预期性

高产标准生态农田(万亩)

18.11】

55.51】

37.4】

预期性

创新驱动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0.4

1.8

1.4】

预期性

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0.23

0.7

0.47】

预期性

互联网普及率(%)

52

71

19】

预期性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2

3

——

预期性

民生福祉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1980

27500

10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5400

23000

10

预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0.5

10.8

0.3】

预期性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人)

3980

5000

——

预期性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

2400

全部脱贫

——

约束性

转移农村劳动力(人)

2250

8000

——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4.0

3.5

——

预期性

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5

96

——

预期性

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

0.208】

0.3】

——

约束性

人均预期寿命(岁)

78

79

1】

预期性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平方米)

70

76

6】

预期性

生态文明

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亩)

0.079

0.7

——

约束性

万元GDP能源消耗降低(%)

4.5

17

3.66

约束性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5.65

16

2.09

约束性

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16

3.43

约束性

森林增长

森林覆盖率(%)

44

45

1】

约束性

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

1025

1053

——

约束性

空气质量

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

——

8

16

约束性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95

95.89

0.89】

约束性

地表水质量

好于Ⅲ类水质量(%)

——

——

——

约束性

Ⅴ类水质比例(%)

——

——

——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

化学需氧量

8】

10

按省标确定

约束性

氨氮

8.5】

10

按省标确定

约束性

二氧化硫

12.9】

10

按省标确定

约束性

氮氧化物

8】

10

按省标确定

约束性

注:2015年为预计数;带【】的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章 全力抓好园区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夯实产业发展平台,提升园区整体水平,促进经济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做好创新驱动的乘法和扩大增量的加法,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由资源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推进重点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一节 着力打造“四大园区”

加快建设云山石墨综合产业园区、凤凰山对俄加工经贸合作园区、名山生态旅游文化影视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把“四大园区”打造成我县经济新引擎、招商引资主阵地、项目建设主战场和对外开放新窗口。

完善云山石墨综合产业园区功能。坚持高起点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尾矿库、鸭蛋河小型水库和污水处理厂,筹建大型物流中心和综合服务区。开展产学研联合,依托省级石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强与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合作,争取新的石墨深加工产品面市。进行整装勘探,合理开发资源,摸清资源底数和矿权设置情况。深入开展环境、安全综合整治,巩固绿色、安全矿山成果。加强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建设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中国石墨之城”。

规划开发凤凰山对俄加工经贸合作园区。重点发展对俄经贸、农产品精深加工、健康食品、节能建材等产业,积极发展生物能源开发、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按照规划的要求,抓好论证、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加快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规划开发名山生态旅游文化影视产业园区。加强与重大战略投资者合作,依托文化厚重优势和名镇古镇建设基础,以影视、文化、旅游为主题,着力打造成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布局合理、具有萝北地域特色的知名边疆旅游影视基地。

谋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做好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实施绿色水稻产供销产业链项目,实现农业全面监测调控,保证粮食品质和产量,建设成为安全、优质、健康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

第二节 加快发展重点产业

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做强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两大主导产业,壮大林产品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挥对俄区位优势,全方位深化对俄经贸合作,搞活商贸物流产业。发挥历史人文优势,市场化开发旅游景区资源,加快旅游和文化影视产业联动发展。

矿产资源产业。打造“石墨经济先进县”为目标,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加强资源管理,实行保护性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与科研院所、高校加强合作,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高纯石墨、球形石墨、柔性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石墨微粉、超薄石墨纸、石墨复合材料、石墨增碳剂、胶体石墨等高档石墨制品,产品种类实现多元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石墨精粉—球形石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石墨精粉—膨胀石墨—密封材料及散热材料产业链。到 2020年,石墨精粉就地转化率达50%以上,石墨精粉40万吨,球形石墨5万吨,高纯石墨5万吨,负极材料2万吨,石墨制品及其他产品2万吨,新型尾砂建材30万立方米,石墨产业产值达到30亿元,利税5亿元。依托我县石灰石和石墨尾矿资源优势,推行绿色制造,重点抓好水泥生产项目、石墨尾矿烧结砖等项目建设,做好重质碳酸钙和轻质碳酸钙项目的达产运营工作,引资建设节能环保砖、环保壁纸等新型节能环保项目。对辖区内的硅石、菱镁、石灰石、煤、腐植酸等矿产资源进一步详查详勘,科学合理地制定开发规划,积极推进电工级氧化镁、腐植酸、大理石等项目建设,推动矿产资源精深加工示范基地的多元化发展。

农副产品产业创建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依托龙头企业,整合水稻加工资源,推进区域内稻米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提高“萝北大米”知名度。打造水稻—大米—食用精制大米、发芽糙米、留胚米、有机米、富硒米等稻米精加工产业链,打造水稻—米糠—米糠油、谷维素、米糠多糖、米糠蛋白、米糠食品饮料、米糠营养素等米糠深加工产业链。鼓励利用生物、能源、化工等高新技术,积极发展白炭黑、活性炭等稻壳灰提取的高附加值产品,提高水稻综合利用水平。到2020年,年产有机大米5万吨,精制大米50万吨,年产值15亿元,利税5000万元。综合开发利用我县非转基因大豆资源,依托宝泉酱业、香其酱业等龙头企业,重点建设大豆酱及调味制品、纳豆食品等项目。到2020年,年加工大豆制品10万吨,年产值5亿元,利税2000万元。开发生产酒精、南瓜系列产品,积极推进兴汇万吨山葡萄酒和大兴南瓜饮品项目建设。到2020年,生产南瓜制品3万吨,年产值2亿元,利税1000万元。

商贸物流产业。重点深化对俄贸易。以我省实施沿边开发开放、“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等战略为契机,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海关监管场所工程。对俄大通道全面贯通,采取PPP运作模式,推动鹤名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通关环境,不断深化双边关系。出台对俄经贸鼓励政策,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引进壮大外经贸主体,培育新的进出口增长点。2020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2亿美元,进出口货物达到20万吨,出入境人员达到10万人次。积极引导企业在俄发展生产加工贸易,做好俄犹太州森林、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等资源的开发,扩大在俄种植、养殖及加工规模,加快俄犹太州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商贸物流业提档升级。提升凤翔国际购物中心和新凤翔商城商圈的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展“企业触网”行动,探索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加强金融秩序管理。加快现代物流节点建设,重点建设北跃现代粮食物流加工园区。

旅游产业。发挥冰雪、生态、边境、人文旅游优势,加快名山、太平沟和湿地三大景区建设,丰富和完善景区功能。坚持市场化运营,积极开发具有美丽景观、人文历史和地域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进一步做活比罗比詹、哈巴境外游,抓好体现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大力开展宣传推介,加大生态保持力度,围绕“界江之都”品牌,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实现旅游收入5亿元,接待游客达336万人次。

林产品产业。发挥祥鹤、华宇、奥琪等木业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重点发展高档实木家具、实木门,加快发展板材及木制工艺品。到2020年,年产实木家具25万套,林木加工业年产值达到4亿,利税3000万元。加快北药发展,建设北药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种植林下参、五味子、黄芪、防风等北药品种,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医药集团,抓好生物制药等医药工程,推进北药产业规模化生产。到2020年,五味子、黄芪、林下参等中草药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中医药材产值达到1.5亿元,利税2000万元。

文化影视产业。坚持多元投入,改造升级现有文化设施,培育引进演艺娱乐、印刷包装、民间工艺等文化企业,繁荣文化市场。支持影视基地建设,深入挖掘黑水靺鞨文化资源,发挥我县文化多元、底蕴深厚的优势,展现清金、土著、抗联、垦荒、知青和俄犹“六大文化”,将文化写进作品,搬上荧幕,推动文化影视产业与旅游、商贸融合发展。

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水利发电。重点实施奥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规划岩花山、沙田山等风电场项目,规划建设齐耀新能源生物质发电项目。做好太平沟水电站和萝北县太阳能发电地面站前期工作。

第四章 推进农业现代化,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围绕“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松花江干流沿岸优质高效农业”和“亿亩生态高产标准农田”,以“现代农业示范县”为目标,重点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到2020年,力争建成全国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寒地黑土特色物产之乡。

第一节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一)巩固提升种植业。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继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实施生态高产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55.51万亩,其中土地整治38.38万亩,农业综合开发17.13万亩。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以团结镇、凤翔镇、东明乡及名山镇为主打造“中南部优质粮食产业示范区”,以鹤北镇、云山镇及太平沟乡为主打造“北部优质特色旱地作物示范区”。稳步提高粮食产能。在稳定114万亩总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主攻单产科技攻关,强化高产创建示范,实现粮食增产。到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3亿斤。

(二)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重点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注重培育、扶持养殖大户,建立以凤翔镇、肇兴镇、团结镇和北部乡镇为中心的生猪、奶牛、肉牛和特色养殖基地,形成以“两牛一猪”为重点,山绵羊、家禽、肉驴等特色养殖共同发展的畜牧业养殖结构。加快畜禽良种繁育,推广应用先进养殖技术,加强安全优质饲料保障,推动养殖业质量、效益双提升。到2020年,全县奶牛存栏3000头,肉牛饲养量8300头,生猪饲养量40万头,山绵羊饲养量2.3万只,家禽饲养量47万只。

(三)做强林业经济。推进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提高造林绿化质量,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强化森林防火,推进天然林、防护林工程建设。到2020年,有林地面积达到9.95万公顷。积极发展林果、林下经济,在鹤北镇、云山镇和太平沟乡等北部山区乡镇打造“特色作物示范区”,扩大林下参、山野菜、葡萄、刺五加、五味子等产品种植规模,推行标准化加工生产。

(四)提升渔业经济效益。充分利用黑龙江和松花江丰富的水域资源,发展哲罗、细鳞、虹鳟、鲟鳇鱼等具有我县特色的水产品,发挥高寒地区水产种质资源基因纯正的优势,逐步把沿江各乡镇建设成为面向全国的北方特产名特优鱼类苗种供应基地。重点发展冷水鱼养殖、网箱网栏养鱼、池塘养殖和稻田养鱼。2020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13700亩,水产品产量2100吨,渔业产值达3550万元。其中江水网箱养殖100箱,网栏养殖10万平方米,冷水鱼养殖面积1500亩,标准池塘2000亩,稻田养鱼1万亩。

(五)提高果蔬、食用菌生产能力。着力加强品种选育、集约化育苗、田头预冷等关键环节,加大蔬菜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菜地设施建设,建设设施蔬菜基地2000亩和优质露地蔬菜基地1万亩,提高蔬菜规范化生产水平。依托口岸与地缘优势,建设对俄蔬菜出口基地,努力拓展蔬菜外销渠道,成为我省对俄蔬菜出口优势区。提高优质菌种供应能力,依托森鑫食用菌等合作社扩大木耳、蘑菇等食用菌种植规模,建设8000亩黑木耳生产基地,生产袋装商品,实现规模效益,做大“萝北黑木耳”品牌。

第二节 提升现代农业支撑能力

(一)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农机具购置补贴等项目争取力度,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引进先进农业机械和应用现代农机技术,重点装备2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三大粮食作物整地、播种和收获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实现全程机械化。与农垦加强合作,积极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作业。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组建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15个,培育农机大户20个。建设县级农机管理调度指挥中心和农机维修中心。到2020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5万千瓦以上,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8%以上。

(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引进和推广。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引进技术成熟、适合萝北地域的农业科技成果,加速新技术普及应用,示范和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动植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产品保鲜、高效节水增粮灌溉、农业环境保护等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推行水稻规范化生产,加快水稻育秧大棚和智能化催芽车间建设。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搞好各项技术服务工作。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重点对农民、专业大户、合作组织、企业等进行科技和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

(三)加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信息提供能力。搭建萝北县现代农业综合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发布灾害、农机农资租售、农产品市场价格、农村劳动力供需、实用生产技术等方面信息,服务当地农民。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健全农产品物流网络,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扩大网销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形成大市场带动大流通、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的良性互动格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发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作用,积极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加快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力度,建立畜禽重大疫病防控应急机制,动物主要疫病免疫密度和产地检疫率实现100%,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事件。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环境气象监测评估建设。加强水文测报系统建设,提高水文分析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有效预防水患。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加强森林防火的远程监控、专业扑火设施和物资储备建设,进一步提高防范森林火患的应急能力。

第三节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紧密联结,鼓励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积极推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形成“市场+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解决一家一户品种杂、规模小、经营散、实力弱的局面,促进企业与农民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长期合作的紧密关系。重点扶持现有龙头企业,引进实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整合加工资源,促进农业企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到2020年,全县规模龙头企业数量发展到2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注重品牌建设,加大“三品一标”的申报力度,申报无公害农产品90个、绿色食品标志8个、有机食品2个、地理标志1个。


第五章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十三五”期间,抓住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和产品层次,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5.5亿元。

第一节 全力促进重点行业和企业达产达效

针对我县工业季节性生产特点,重点抓好帝源、云山碳业等石墨企业的开工建设,早日建成投产。加强原材料、煤电、运输等生产要素方面的协调服务,帮助奥星、恒达、溢祥、三友、南海、富达等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障生产要素供应,化解供给矛盾,实现企业满负荷生产。定时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工作, 围绕重点行业、骨干企业抓运行,推动现有企业和投产项目达产达效,强化工业财源建设。帮助宏图、远大、祥鹤、华宇、奥琪、龙源等企业开拓市场,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米业、林木加工和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树立现代管理意识,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坚持“引进吸纳”和“培育孵化”并重的原则,支持企业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开展产学研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二节 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扶强扶壮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新型制造业中小企业。重点培育沃龙、永鹏、新利民等农机具制造企业,积极发展整地机、水稻育秧成套设备、高速水稻插秧机、自走式喷药机、收获机等先进高效、符合农业生产需求的新型农机装备,到2020年,把我县建成全省知名的中小型农机具产销基地。积极提升中小企业的集约化发展水平,鼓励中小企业进入矿产资源、农副产品、林产品、农机制造等领域,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吃配经济,建立协调稳定的配套协作关系,加快培育功能互补、协作有序、服务体系健全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加强中小企业人才、技术和能力建设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第三节 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加快企业品牌塑造步伐,致力打造“渔米河”、“兴龙峡”、“降雪儿”等本土绿色生态品牌,鼓励引导企业为石墨烯、石墨纸、精制米、有机米、木制家具等产品注册商标,形成具有萝北地域特色的知名品牌。2020年,省著名商标达到12个,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加强营销策划和宣传工作,扩大南海石墨的“云山”、关东米业的“北珍”、祥鹤木业的“腾星”等省级著名商标知名度,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将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有机结合,积极申报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证明标志等集体品牌,打造一批知名度高、美誉度好、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实现知名品牌产业集聚发展。

第四节 抓好招商引资落项目

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依托产业基础,发挥石墨矿产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重大战略投资者,以高纯度、高密度、高强度“三高”石墨为主攻方向,大力引进石墨烯、锂离子电池、汽车阻燃材料、石墨刹车片、高纯石墨、柔性石墨、负极材料等精深加工项目;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加强与大型知名企业集团洽谈合作,推进优质稻米、畜禽屠宰、腐植酸有机肥等农副产品项目和中药材饮片、山葡萄酒、蜂蜜灌装等林产品项目落地;发挥旅游优势,积极推动生态旅游文化影视产业园区项目生成。采取资源招商、产业招商、市场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发达地区资本,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利用率高、附加值高和产业链条长的项目,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在引进资金、技术的同时,注重人才引进和先进管理模式借鉴。

第五节 创造优质服务环境

创优金融环境。积极争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努力拓宽资金渠道,落实企业助保金、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贷款周转金、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创优投资环境。完善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条件,为投资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为投资者服务的观念,继续实施包企、包项目制度,采取全程领办代办制,对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继续加大企业减负工作力度,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制定更加灵活和具体的政策措施,营造高效宽松的政务环境。

第六章 加快商贸旅游业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将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城市转型、增加就业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提高服务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率,大力发展商贸业和旅游业,重点深化对外开放,打造“对俄旅贸明星县”。

第一节 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

以凤翔国际购物广场和凤翔商城为中心,引进一批规模大、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专业卖场和购物体验店,打造集购物、餐饮、批发零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商贸中心,提升城区的消费环境和城市品位。整合凝聚商业资源,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大力推进凤翔大街的农资农机产品、汽车修理、五金建材和红光村朝鲜美食一条街等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积极壮大农畜产品、林特产品等批发市场,建设友谊路果蔬市场,形成功能明确、分工合理、层次清晰的网状商业格局。引进和培育各类金融机构,优化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布局,强化服务功能,打造迎宾街金融区。加快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汽车、服装鞋帽、医药、餐饮等领域有实力的专卖店、加盟店和连锁经营企业到我县布点,在社区配置中小型超市、美容美发、快递等服务网点,满足居民生活消费需求。进一步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商业网点建设。重点培育电子商务,建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利用网上商城培育2个网上著名品牌。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引入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提高物流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增强粮食散储、散运、散装、散卸“四散化”运输能力,加强鲜活农产品、果蔬和食品的储藏、加工、运输、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进萝北县物流园区建设。

第二节 推进旅游业加速发展

整合旅游资源,引进战略重大投资者,整体规划名山、太平沟两大景区,集中开发建设,统一经营管理,全面盘活旅游服务设施,打造界江影视基地、名山温泉养老度假胜地。积极开发旅游线路。充分发挥大界江、大森林、大湿地、大冰雪和大农业等北国风光旅游资源优势,与鹤岗、伊春合作,互引客源,互荐旅游团队,做优“森林界江风情游”旅游线路;依托凤凰山滑雪场拓展冰上娱乐项目,丰富冬季旅游项目;依托红光美食街和民族特色村镇,开发民族体验特色旅游;利用边境旅游异地办证和落地签项目启动的优势,做活出境风情游。开发具有萝北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加文化底蕴和内涵,促进山特产品、苇草编织、石墨工艺品、俄犹纪念品、陶艺产品等旅游纪念品形成规模。加强宣传推介力度,继续引导企业、协会及社会团体兴办戏水节、滚冰节等民间传统节会,不断扩大“界江之都”影响力。

第三节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以我省实施“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沿边开发开放”等战略为契机,做好互市贸易区的前期准备,坚持以对俄资源开发、对日韩技术合作、对发达地区资本引进为主攻方向,建设成为我省面向俄罗斯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前沿基地。鼓励外经贸企业利用哈欧班列开通的机遇,与欧洲和日韩加强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推动国际化大通道建设,完善口岸基础设施,推进名山港扩建工程、海关监管场所二期工程、哈尔滨经萝北口岸至哈巴罗夫斯克公路运输直达线路、鹤名铁路等项目建设,萝北口岸过货能力提高到60万吨。实施“一站式”通关服务,充分发挥浮桥通道运输安全、延长通关时间的作用,提高通关能力。按照“立足国内、走向国际、内外相通”的思路,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以名山新区、老区、名山岛等区域为基础,积极打造名山边境经济合作区,加强与俄犹太州政府沟通,实现交流互动、共同发展。充分利用俄罗斯资源,在境外建设特色农业种植园区,继续扩大商品粮和畜牧养殖基地规模,到2020年,争取种植面积达60万亩,生猪养殖5000头,养牛1000头。抓好木材采伐、锰矿开采、大豆回运等工作,保证国际物流通道顺畅,到2020年境外木材采伐10万立方米,进口林木产品6万立方米。加强文化、科技、教育、生态环保合作,推动对俄合作向多领域、深层次发展,进一步提高全方位开发开放水平。


第七章 加强交通水利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第一节 加快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坚持新建与改造并举,加强铁路、公路建设,扩展路网规模,强化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推进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提高综合运输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铁路建设,继续对已纳入我省沿边铁路建设规划的鹤北至名山铁路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力争列入中铁规划,进一步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充分发挥PPP模式的融资作用,积极寻求社会合作伙伴,尽快签订合作协议,加快鹤名铁路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推动项目开工。公路建设,继续坚持“三网并重”,实施高速公路联网、干线路网和农村公路网建设工程,规划国省干线改扩建88.45公里、农村公路改造178公里。其中,干线公路方面,主要实施丹阿公路向阳桥至名山段38.1公里一级公路扩建工程,丹阿公路石灰窑至兴东段32.6公里二级公路扩建工程,改造5座国省干线公路危桥,完成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8项;农村公路方面,加宽路面总里程43公里,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37公里,路网改善97公里。“十三五”期末,全县形成“Y”型完整公路骨架,县乡村通达深度大幅度提高。积极与俄方沟通,规划中俄萝北名山黑龙江公路大桥项目。积极配合鹤岗做好民航机场建设工作。

第二节 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坚持科学治水,合理配置水资源,努力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用水保障能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水利保障体系。中小河流治理方面,实施鸭蛋河桥下段治理工程、鸭蛋河果树场段治理工程、嘟噜河右堤防洪工程和嘟噜河回水堤防洪工程等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实施鹤北镇、云山镇、太平沟乡和凤翔镇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灌区方面,推进江萝灌区工程建设,实施旱田节水灌溉工程,增加旱田节水灌溉面积6.75万亩。涝区治理方面,规划涝区总面积98.93万亩,建设西部的萝北县嘟噜河涝区、中部的萝北县莲花泡涝区和东北部的萝北县黑龙江肇兴涝区。积极推进抗旱水源工程、萝北县防山洪非工程措施项目(二期)等项目建设。

第三节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管理能力。

城市供热。逐步搭建合理、高效、节能的供热能源结构网,全面进行供热管网改造。完成第二热源主干线的敷设及原热电厂老旧管网的更新及改造工程。计划建设25—30个换热站,使我县全部实现二级换热供暖。到2020年,集中供热面积达到357万平方米,基本实现凤翔镇镇域内全面集中供热。  

城市燃气。大力发展煤气用户,城市供气质量进一步提高。近期规划新增LPG瓶组气化站4座,共形成LPG瓶组气化站11座。2座LPG汽车加气站投入运营,居民管道气化率达65%,总气化率75%。管道燃气用户达3.09万人,出租车的改装率达80%。远期规划建设CNG储配站和CNG汽车加气站各一座,居民管道气化率85%,总气化率95%。管道燃气用户达5.53万人,出租车改装率为100%。

城市给水工程。重点提高饮用水水质、增加供水能力、增强供水质量,逐步解决供水低压区“吃水难”问题,完成净水厂升级改造工程和第二水厂建设工程,实现日供水能力3万吨,满足城市供水需要。解决2774户自来水进户工作,铺设供水管线51公里,到2020年,城区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

城市排水工程。以降低污染,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加强低洼地区排涝,解决居民生活急需为重点,采用雨污合流制。排水支干线收集污、雨水后,汇入主干线,最终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黎明水库下游。新建排水管网33.8公里,排水管网总长度将达到72.13公里,污水处理量达到324万吨。实施凤翔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新增日处理能力0.5万吨,使其日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规划实施雨污分流工程,新建雨水管网45451.5米。综合整治河道6054米,其中卫东排干5156米,污水处理厂东北部明渠898米。

城市道路。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完善县城功能设施。硬化道路方面,完成与主干道相连巷道的硬化工程;计划取直、拆迁、打通新光路、红光路、育苗路、新区街和黎明路;新开辟卫东排干南侧道路,即景观路至红光路路段。改善居民出行环境,建设集中停车场,避免车辆挤占人行道及绿化带。继续加大绿化、亮化工作力度,加强对原有绿地的维护管理,增加城市绿地规模;计划新安路灯530盏,亮化道路长度25千米,全面实现镇内的亮化工程。

城市运营管理。加强物业管理,力争创建10个标准化小区。增强环卫设施,购置多功能高压冲洗道路清扫车和封闭压缩式垃圾运输车,加强城市垃圾中转站建设,取消敞口垃圾斗,消除街区露天垃圾。推进垃圾无害处理体系建设,做好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与处理,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站,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140吨/日。到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1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规范出租车运营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依据国家鼓励政策,借鉴省内电动公交车运行经验,适时启动城市公交工作。



第八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
城乡协调发展

落实黑龙江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快重点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城镇、乡村和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区域中心城市和周边农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型城镇体系。

第一节 科学确定功能定位

落实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提供优质水稻、玉米及大豆,成为我省国家农产品主产区、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依托石墨矿产资源,建设以石墨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新材料基地,发展成为国家级石墨产业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打造“中国石墨之城”。以“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的实施作为发展契机,依托区位和口岸条件,把我县发展成为中国对俄及东北亚贸易便捷通道之一和我省重要的开放门户。发挥旅游、人文资源优势,建设成为具有北国风光特色的旅游观光区、边疆文化影视基地和休闲度假养老胜地。

第二节 总体空间布局

根据萝北自身不同的地理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特点以及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凤翔镇为中心,重点沿哈肇路、萝嘉路发展,打造“一点携两翼”的产业经济带,错位发展特色产业,辐射周边,规模化发展。将凤翔镇作为县域核心,进一步释放集聚经济和汇聚人口的能力,将其作为支撑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增长极。将哈肇路沿线作为发展主轴,促进产业、人力资源逐步向该地带集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将萝嘉路作为发展次轴,重点集聚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建立龙江黄金空间发展走廊。

第三节 加快城镇发展

按照“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各乡镇不同的自然优势、产业基础、区位条件,依据“因地制宜、营造特色、发挥优势、错位发展”的原则,明确各乡镇功能定位及重点发展方向。通过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通过完善城市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凤翔镇,功能定位:作为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要加快城市的建设发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率先突破,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到2020年,建设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完备,以国际贸易服务及加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具有北国风光特色、居住和创业环境优质的现代休闲旅游型山水城市。发展方向:要依托便利的区位交通、厚重的产业基础,经济发展植根在种植业,拓展在养殖业,大力发展城市工业经济,拓深石墨等资源型加工业、进出口加工业,努力提升旅游、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切实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视园林美化建设,营造优质的居住环境。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加强城市管理,大力发展居民服务业,提高承载服务能力,加速农村人口流入。

名山镇,功能定位:紧紧围绕对俄开放、边境旅游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建设口岸边陲小镇。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将名山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对俄贸易进出口基地。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探索旅游业、商贸物流业、对俄加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结合名山镇长远发展规划,推进鹤名铁路、名山国际物流中心、名山镇老城区改造、客运站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云山镇,功能定位: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建设成为石墨精深加工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打造省级产业园区,建设“中国石墨之城”。发展方向:将石墨产业作为立县产业来培育,以高纯度、高密度、高强度“三高”石墨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石墨中高端产品,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发挥省级石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作用,为深加工项目和配套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团结镇,功能定位:保障粮食供给,建设成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产业集散地。发展方向:大力建设水稻、玉米种植示范区,积极发展黄牛养殖和特色养殖,依托合作社发展黑木耳、蘑菇等食用菌产品,依托加工企业着重发展绿色食品,扶持顺天福绿色产业基地及矿泉水基地建设。利用农业景观资源,推动农家乐旅游产业发展。

肇兴镇,功能定位:主要提供玉米、奶牛、生猪等农畜产品,成为畜牧业和水产养殖基地。发展方向:建设玉米种植示范基地,围绕玉米、肉牛、生猪、肉羊等农畜产品发展精深加工,增加网箱养鱼和水产养殖面积,推进渔业发展。

鹤北镇,功能定位:打造特色养殖业基地,依托山区地缘优势,建成山野产品采摘特色乡镇。发展方向:发展绒山羊、山地鸡、淡水鱼等特色养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建设食用菌袋装生产加工基地,重点发展食用菌合作社。

太平沟乡,功能定位:“黄金古镇”为主题,全方位地展示黄金文化、掘金历史和民俗,建成黄金体验游文化旅游特色乡。发展方向:加强太平沟风景区设施建设,发展黄金旅游文化产业。整合周边的山产品资源,扩大养殖规模,发展以山野菜、菌类等林产品为主的精深加工。

东明乡,功能定位:依托朝鲜民族特色,打造民居样板乡,成为以朝鲜族特色食品加工、民族文化体验为主的旅游特色乡。发展方向:完善红光美食街建设,发展朝鲜族特色餐饮业;建设农业观光果蔬采摘园和民族文化产业园,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和民族风情体验游,以农家乐形式为游客提供朝鲜族舞蹈、民族服饰、食品加工制作、朝鲜族节日庆典、民族体育运动等体验。

第四节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一)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共同化解农业人口转移带来的成本压力。建立政府分担机制,整合资金来源,让农业转移人口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扶持等公共服务方面享受到与市民同等待遇。建立企业分担机制,约束企业为农民工依法办理工伤、医疗、失业和养老等社会保险,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保证企业承担起农民工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责任。建立个人分担机制,农业转移人口承担个人居住环境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子女教育及自我素质提升等成本支出和社会保障相关费用。

(二)完善市民化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限制,建立和完善居住证制度;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灵活就业进城务工人员接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将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进城落户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完善就业保障机制,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结合企业需求,开展石墨企业用工培训、俄语培训、农机具维修培训等。优化教育管理体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分布,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区服务设施。加强农民工住房保障,改善农民工住房条件。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第五节 建设美丽乡村

(一)加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通村道路,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和路肩硬化工程。全面治理村内道路边沟,中心村主街边沟硬化率达到100%。具备条件的中心村实施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中心村自来水供水管网实现全覆盖,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100%。解决城乡结合部村庄的污水处理问题,加大村内河道沟渠的整治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的村庄水环境。

(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实行垃圾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推行村收集、镇(县)处理的集中处理方式;生产垃圾,建立专门收集点,实行专业化处理。积极推进改圈工作,实现人畜禽分离,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设标准室外厕所,引导村民在指定地点集中存放柴草垛,确保村内院内环境整洁卫生。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栏,全面美化村容村貌。加强对东明乡朝鲜族聚居村庄传统建筑的修复、整治,保护我县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貌。

(三)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对村卫生室进行达标改造,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文化设施,利用村边空地建设农村体育活动场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工程、村卫生文化设施信息化改造及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

第六节 推动农民持续增收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获益,享受到农业规模生产带来的红利。推进农村生态产业建设,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北药、林下参、食用菌、山野菜等农产品生产规模,主要发展山地鸡、野猪二代、蜜蜂、梅花鹿、水产等特色养殖,打造一批具有不同地域和产业特点的特色村,实现“一村一品”,不断提高农民种养收益。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建设农家旅馆、临江特色餐馆,发展农产品采摘、农家乐体验、民俗风情观光等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和旅游路线,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就业创业,增加农民外出劳务收入,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第九章 加快创新发展,实施科技兴县战略

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加快科技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壮大人才队伍,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第一节 实施科技兴县战略

大力支持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深入实施科技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5项,组织实施县级科技项目60项。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强石墨研究中心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继续与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产学研基地,重点支持帝源矿业建设石墨工程实验室。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结合市场需求,重点围绕石墨产业,积极进行核心生产技术的开发研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逐步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到2020年,争取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比重达1.8%,企业投入占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的6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6%以上。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依托哈工大、黑科大、北矿院、东农等高校和云山碳业-哈工大研发中心,引进一批高新科技成果在我县落地转化,加快实施石墨烯放大试验,重点推进石墨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成果转化为“高功率石墨电极”、“等静压石墨”、“南瓜多糖”、“玉米活性肽”等高新产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加大专利申报力度,加快专利产业化进程。培育省级专利优势企业3家以上,企业专利实施率达到60%。

推进“互联网+”建设。发展分享经济,依托互联网建立科技成果共享平台,实现资源信息互联共享,为企业实施攻关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便利。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互联网大会讲话精神,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发展互联网、智能终端、工业软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促进“互联网+”在农业、工业、养老、旅游、教育、卫生、金融等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扩大网络经济发展规模,深入推进互联网与相关产业和社会事业的融合发展。

第二节 加强人才资源开发

把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国内高层次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等紧缺人才,帮助企业壮大人才队伍,支持我县重点产业发展。积极申报省《高层次人才援助项目》,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入股和兼职聘用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科技创新型人才参与企业研发活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选拔农村实用人才350名。完善人才选拔机制,开辟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制定各项人才优惠政策。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合理配置人才资源,招聘事业单位150人,公务员140人。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培训公务员1000人次,培训高技能人才500人,深入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公需科目培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和学术技术水平。到2020年,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人才队伍,创建有利于人才辈出、发挥才智的宽松环境。


第十章 强化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城镇建设

第一节 加强生态建设

大力修复保护自然生态。强化对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确保生态系统健康完整。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实行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天然林更新和人工抚育,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完善森林防护体系,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蓄积量达到1053万立方米。加大退耕还草力度,综合治理“三化”草原,恢复草原生态。加强嘟噜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太平沟自然保护区和鹤北联营自然保护区管护能力和基础建设,发挥自然保护区宣教基地作用,重视人员培训,加快恢复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功能。强化对珍稀植物及丹顶鹤、鲟鳇鱼、乌苏里白鲑鱼等濒危珍稀物种资源的保护,保护珍贵野生种质资源,维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加强土地和矿产保护,严格用途管制,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推进矿山环境治理,促进新老矿山的生态恢复。

加快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步伐。按照建设要求,加速推进国家级生态县建设,争取进入全省第一批生态县行列,将我县建设成为“滨水宜居生态县”,构建强大的生态安全屏障。

第二节 加强节能减排

推进重点领域和企业节能。严格执行高耗能企业和项目准入制度,以矿产、电力、建材、装备等行业为重点,对高耗能企业实施跟踪监测和能源审计,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强化工业领域节能。在矿产资源行业,发展采矿机械化,推广高产高效技术设备,提高回采率;电力行业,推广高效洁净发电技术,改造热电联产机组,提高发电效率,逐步淘汰能耗高的老旧设备,降低电损耗;对工业企业,实施燃烧工业锅炉(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力系统优化等工程,不断提高节能降耗水平。强化建筑领域节能。新建公共建筑全面贯彻执行节能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对既有建筑加大节能改造力度,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加强交通运输节能,发展公共交通,倡导使用小排量汽车和清洁能源汽车,加强监管,杜绝环保排放标准不达标车辆上路。强化农村节能。积极推广高寒地区沼气利用技术和生物质气化、固体成型技术,推广太阳房、太阳能畜禽舍、日光节能温室和高效节能炉等节能设施农业。强化公共机构节能。落实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完善节能监测,优化用电系统,推广节能照明。

第三节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强化水污染防治。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地,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推进黑龙江、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化学需氧量(COD)下降10%以上,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凤翔镇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产业聚集区污水实行集中治理,石墨洗选企业用水实行自身闭路循环。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抓好重点企业的废水达标排放和总量削减,对未达标排污企业实行限期治理,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重污染企业,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达到98%。

强化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防治。综合改善城镇空气环境质量。严格工业废气达标排放,推行使用清洁燃烧技术,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9%。以可吸入颗粒物作为城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集中整治低空排放污染源。到2020年,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10%左右,县城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天数大于350天/年,严格控制工业烟(粉)尘排放,加强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环境管理,有效抑制扬尘,推广使用高效的除尘设施,烟尘、粉尘削减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加强噪声污染控制,强化以建筑施工、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城市生活为重点的噪声监管,采取降噪措施,全县噪声环境达标率达到90%。

第十一章 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全县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第一节 扩大就业

优先发展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深化全民创业,带动充分就业。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容量。继续实施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促进就业政策,完善创业培训、信贷支持和创业服务体系,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提高劳动者素质、劳动参与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促进劳动力在地区、行业、企业之间自由流动。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和企业合法权益。到2020年,开发公益性岗位6600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帮助200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开展创业培训2000人,培训城乡劳动力50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8000人。

第二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和住房等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各项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基金支撑能力和待遇水平,形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制,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基本完成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体系。做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准备。到2020年,企业养老保险参保及退休人数覆盖1.7万人以上。将全县医保纳入市级统筹,扩大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2.4万人,参保率达到99.6%。进一步完善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其他专项救助衔接配套,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救助力度,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进一步提高低保标准,到2020年,城乡低保标准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40%左右。

实施扶贫脱贫工程。全面落实省委“发展生产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社保兜底脱贫”三大举措。推进精准扶贫,支持村屯发展特色产业,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地区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将符合政策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逐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到2017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提高城乡住房保障水平。以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建设为重点,确保城市保障性住房的供给规模,建成廉租住房315套。消灭农村剩余泥草房1205户,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大棚户区改造购置存量商品房安置面积,到2020年,主城区基本消灭棚户区,累计完成棚户区改造3000户。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76平方米。

第三节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一)巩固提高基础教育。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每个乡镇至少办好1所公办(或民办)中心幼儿园。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98.5%,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80%,并逐步提高学前二、三年教育比率。继续抓好九年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6%。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普通高中标准化学校达100%。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8年,其中受过高中阶段及以上教育的比例达87%。

(二)发展职业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到企业和专业技术岗位实习实训制度。通过高中教育与职教教育融通对接,实现职教与高中年招生比例基本相当,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加大职教投入力度,力争萝北县职教中心创建成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重点探索开设汽车维修、石墨生产加工技术、畜牧兽医等适应我县产业发展的专业。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到2020年建成集学生实训、教师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职成教育实训基地。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推动全民阅读、全民学习。

(三)完善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大力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6%,巩固率达98%。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不断夯实民族团结基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全面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接受教育的权力。

(四)改善办学条件。推进第三小学(含第三中学)教学楼及附属工程、第二小学改扩建、凤翔幼儿园建设。提高中小学生活动场所标准,建设朝鲜族学校运动场、团结小学运动场。积极推进新高中启动建设。加快朝鲜族学校标准化建设,2020年基本达到省级标准。

第四节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强化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监测与预防控制。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到2020年,区域免疫规划接种室规范化率达100%,免疫规划“五苗”接种率达到100%。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到98%以上。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到100%。

(二)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争取远程医疗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开展远程诊疗。加快县级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建立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健全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探索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社区首诊制试点,逐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大中型医院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服务,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卫生服务新模式。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东明乡卫生院业务用房新建工程。成立萝北县中医康复养老中心。加强县级医院医疗设备配置,实现县人民医院晋升二级甲等医院。优化乡镇卫生院功能,加快标准化村卫生所建设,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

第五节 全面做好人口发展工作

(一)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健全人口综合决策与统筹协调机制和监测体系,加强人口计生法制建设。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立足家庭提供人口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优化人口分布,实现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均衡发展。开展人口评估,实施人口安全预警。全面推进“惠家工程”,扩大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覆盖面。建设完善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人口、计划生育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推动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获得教育资源、经济资源、卫生健康、社会保障、法律保护和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保障儿童平等享有受教育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法律规定权利。建立完善儿童福利服务网络,提升儿童福利水平。

(三)维护残疾人权益。建立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逐步提高低收入残疾人生活救助水平。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抓好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推进残疾人身心健康康复工作。

第六节 加强健康养老服务

贯彻国家、省的文件政策精神,规范发展秩序,优化养老机构设立许可流程,鼓励符合条件的住宅开设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积极争取养老政策、资金支持,建立高龄老人生活津贴补贴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鼓励社会资本以PPP形式参与养老服务业项目建设,发展各类养老机构,增加老年食品、老年用品、医疗、康复等养老服务产品,加快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农村敬老院和社会福利院等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一所朝鲜族敬老院,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为重点”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国内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到2020年,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全县所有城镇社区,9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有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每千名老年人至少拥有35张养老床位的发展目标。注重医养结合,乡镇卫生院定期到本地敬老院提供医疗服务。借助“界江之都”品牌影响力,结合萝北特有的自然风光、旅游名镇设施、“美丽乡村”及健康绿色食品优势,大力发展候鸟式休闲健康养老服务业,打造“候鸟式养老小镇、候鸟式养老之家、候鸟式养老基地”。

第七节 加强文化体育事业

着力拓展文化事业。推动文化资源开发与城市升级、产业发展相融合,抓好柴烧陶瓷项目、森林博物馆项目、黑水靺鞨文化生态园,规划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园。实施“全民阅读工程”,提高全民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推动图书馆新馆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完善体育设施,建设萝北县全民健身中心、文化健身广场、社区多功能健身场地、界江户外徒步露营基地和名山汽车露营地项目。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进我县篮球、足球、羽毛球、自行车、棋类等各类协会发展,发挥其引领作用,提高发展的层次和品位,推动文化和体育事业加速发展。



第十二章 增强区域县场局合作,加强县域经济互动发展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加强与农垦、森工及县直各部门的密切协作,深化共建内涵,多领域合作开发,真正做到项目联上、环境联创、资金联筹,形成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一节 加强区域规划合作

根据县域农垦森工并存、经济交融的实际,综合考虑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支撑项目、历史人文和旅游景区等区域发展情况,坚持“优势互补、各展所长、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原则,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优势,以区域发展一体化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互补融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 加强现代农业合作

充分发挥垦区土地规模优势和县农技推广优势,加强科技示范成果推广应用,农场要积极做好“三代”工作,推动先进农业耕作方式、栽培模式和农机跨区作业在场县间快速转换,共建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园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和职工增收。加强场县之间土地招商协作,充分挖掘、利用农场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潜力,实现土地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利用周边农场耕地资源优势和集中统一连片的管理体制,共同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场县之间信息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国家惠民富农政策及资金落实到位。建立健全防汛、抗旱、森防应急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区域联防能力。

第三节 加强园区共建合作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地域优势,围绕“鹤宝北萝绥”产业带建设,加快矿产资源、农副产品、商贸物流、旅游、林产品、文化影视“六大产业”发展,合力共建萝北云山石墨综合产业园区、名山生态旅游文化影视产业园区、凤凰山对俄加工经贸合作园区、宝泉岭经济开发区、鹤北林业综合加工园区、共青工业园区、延军工业园区,联手打造成为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第四节 加强旅游产业开发合作

按照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发挥区域生态优良、文化厚重优势,及时会商旅游事宜,把区域内的所有景区景点纳入到精品旅游线路中,与农垦、森工一起对区域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合力打造龙江三峡界江游、黑龙江流域文化游、现代农业观光游、生态采摘游、森林游、红色游等特色旅游项目,与抚远、牡丹江联手打造东部地区特色旅游线路,使龙江三峡界江游纳入全省黄金旅游线路。在报价和服务上统一标准,交由旅行社具体操作。制作一定规模的广告片在电视台、网络媒体播放,共同参加大型的旅游交易会,扩大宣传推介效果。

第五节 加强城镇合作共建

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在排水、供热、供气、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小城镇建设方面,推进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推进城镇政策资金共享,合力对上争取国家及省有关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和资金。做好凤翔镇与共青农场、名山镇与名山农场、鹤北镇与鹤北林业局的区域性规划和城镇共建工作,保持布局上的协调一致。

第十三章 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第一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一)加快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再对企业注册资本进行查验。除金融、危险化学品等特殊行业外,其余行业注册企业所需要件由前置改为后置。允许企业“一照多址”、“一址多照”。 积极探索公铁水联运等便利化模式,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加强企业诚信意识,进一步深化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二)实施非公经济发展提档升级战略。积极建立非公企业的助保基金、担保基金、专项扶持资金等资金供应和保障机制。全面落实省政府“新17条”和“稳增长65条”相关政策,对有市场、有订单、有效益的重点企业提供生产要素保障。财政投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本地重点企业。鼓励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扩大销售。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公共事业、生态环境等领域。建立中小微企业发展服务机制,对中小微企业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生产许可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贯彻落实国家积极扩大内陆开放的政策和《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推进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加强深化对俄经贸合作,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推进建设对俄贸易结算中心。积极与东北东部城市合作,成为联结打造东北东部城市带与俄远东地区的经贸大通道、贸易桥头堡和进出口加工区。积极与沿海发达地区加强经济联系,充分发挥各地商会纽带作用,把我县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基地。

(四)实施金融服务创新升级战略。金融体制改革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入驻萝北,鼓励开发符合县域发展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推动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各类金融机构发展。鼓励引导优质企业在“新三版”上市。积极落实省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风险补偿金政策,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引导中小微企业发行区域集优、集合票据、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等直接融资产品。

(五)积极推进财税制度改革。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部署要求,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按照国家、省的统一部署,结合地方财政实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政府行为、实现有效监督,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政府预决算全部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涉密科目除外)。建立规范合理的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根据国家和省安排,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稳步推进“营改税”、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消费税扩大范围和调整征收环节改革。落实减轻小微企业结构性减税等政策。

(六)推进关系民生改善的各项体制改革。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为核心,深化教育、文化、医药卫生、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领域改革,构建基本民生保障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城乡基层公共资源共建共享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合理配置城乡义务教育资源,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地区。不断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供安全、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就业工作。

第二节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权力下放文件,认真梳理取消、下放和暂停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对已向社会公开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要规范管理,按规定取消和暂停的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在政府网站、行政服务中心电子屏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按照省市部署建立并公开县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加强行政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审批的责任和问责。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

(二)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按中央、省统一部署要求,贯彻落实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做好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严格按规定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减少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第十四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营造和谐
稳定社会环境

第一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一)抓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公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保证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宗教和谐稳定发展。

(二)推进“法制萝北”建设。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构建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体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强化公共服务,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水平。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正义和司法权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形成遵法守法、依法办事的社会风气。

(三)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强化政府机构和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不正之风。

(四)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全县唱响“热爱萝北、建设家乡”主旋律,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争创文明城市。

第二节 建设和谐幸福平安萝北

(一)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以便民、惠民为方向,构建有利于改善民生、提供居民幸福感,建设和谐萝北的现代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大力发展以家庭服务为主体的社区服务业。重点以家庭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类劳务、满足家庭生活需求的家庭服务,鼓励社区服务企业提供购物、家政、维修、回收、中介等社区服务。提升社区信息化水平。建立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智能社区,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推进城市社区达到和谐社区标准,启动农村和谐社区创建工作,重点加强推进实施农村社区服务用房建设,完成26个农村社区服务用房改扩建项目,农村社区服务用房建设达标率达到63%以上。

(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应用、监管监察和支撑体系建设。强化重大危险源普查和监测监控,搞好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程。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实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治理工程。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加强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抓好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领域专项整治。强化交通、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监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使较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杜绝重特大事故。

(三)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指挥信息系统、应急物资保障、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应急标准体系以及运输、现场通讯保障等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建设,健全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社会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立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城市防灾减灾与公共危机预防、应急体系和保障机制,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各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加快建立预测预警体系,做好信息报告和发布。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装备,在城市社区和行政村设立应急避难场所,配备公共救援工具。

(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造安全的社会环境。以建设“平安萝北”确保全县社会稳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法眼工程”建设,实现党政机关、金融企事业重点单位、城市道路、居民住宅小区的全覆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整治突出的治安问题,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及保障能力建设,大力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努力构建“大调解”、“大防控”、“大整治”的工作格局。

(五)加强国防建设。加强国防教育,搞好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体系建设。加强边境管理,维护边境安全稳定。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增强军政、军民团结。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第十五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第一节 加强规划组织领导

切实加强规划纲要实施组织领导,成立县长为组长的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发展改革局主要领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其他相关部门成员共同参加。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规划。要将规划指标分解落实到县各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定期跟踪检查,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各个部门、乡镇都要成立规划执行小组,明确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按照要求编制有关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和区域性规划,确定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抓紧推进相关项目的组织实施。从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问题入手,细化措施,为规划纲要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第二节 强化重大项目支撑

“十三五”期间我县规划的重大项目要全部纳入县级项目储备库,并上报至省级储备库,其中使用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编制三年滚动投资计划。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强化大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推进工程的组织实施力度,加强对全县城建、交通建设项目、水利和流域整治项目、社会事业重大设施及重点产业项目等重大工程统筹协调,坚持规划先行,加强方案论证,推进集约建设,强化科学管理,提高重大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加大政策统筹,重点对征地拆迁、社会保障、重点地区生态补偿等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政策进行统筹协调,确保“政策基本统一、标准基本一致”。

第三节 加强规划衔接和协调

把纲要提出的任务目标分解到年度计划中,保持实施的连续性。编制各单位专项规划和乡镇发展规划,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和区域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加强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推进“多规合一”。各专项和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符合本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确保空间配置相互协调,时序安排科学有序。经过专家评审的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报规划主管部门,与总体规划衔接后下发实施。研究探索建立与周边地区规划实施的合作机制,在重大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建设、重大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资源利用、战略性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和共同建设。

第四节 完善规划实施监督制度

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及时分解落实规划确定的发展战略、任务和政策,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将其列入政府考核目标。县主管部门要跟踪分析总体规划执行情况,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分析,重点加强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重要调控目标的跟踪,定期向县政府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拓宽规划实施监督渠道,发挥行政监察、组织人事、统计、审计等部门对发展规划实施的监督作用,完善政府向人大、政协的报告和沟通机制,及时通报规划执行情况,充分听取人大、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行政执法机制,落实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加强发展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开展规划宣传和展示工作,及时公布规划实施进展情况,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纲要实施的社会氛围。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制度。

第五节 抓好规划实施评估

完善发展规划指标体系的评价和统计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的权威、准确和及时。完善规划评估机制,组织开展重点专项规划和区域性规划中期和期末评估,由规划编制部门组织实施评估,分析检查规划实施效果,找出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当经济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重要原因导致经济运行偏离目标,县政府应适时提出规划调整方案,报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



 

主办单位:萝北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萝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0468-6831033     E-mail:lbxzfwz@126.com

Copyright ©2021 Luobei County People's Gover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府网站标识码:2304210001 备案序号:黑ICP备06006174号-1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建议使用标准浏览器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黑龙江新媒体集团

黑公网安备案 23042102000004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51-87212377 举报邮箱:hlj1237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