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北县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精准,下足绣花工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萝北县是我省的一个边境县份,位于小兴安岭与三江平原交汇处,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相望。县域总面积6768平方公里,总人口22.2万,农垦宝泉岭分局及所属6个国营农场、鹤北林业局及所属17个森工林场也在我县境内。下辖2乡6镇63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7个,县属人口8.7万,其中农村人口4.7万,耕地面积114.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0亩以上,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属非贫困县份。脱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县严格按照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压实责任、补齐短板、落靠措施,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确保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全力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2019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34户1018人全部脱贫,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动态管理后全县建档立卡526户988人,人均纯收入15457.76元。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20年,萝北县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战略部署,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统筹兼顾、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坚决打好收官之战。
(一)坚持高位推动,健全扶贫工作体系。一是压实工作主体责任。2020年,先后召开县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调度会议和专题部署工作会议12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讲话精神,带动全县上下形成学习的自觉性,思想上防松懈,工作上防滑坡,强化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意识;传达了国务院扶贫办重要通知以及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压紧压实扶贫责任,始终保持决战决胜状态将脱贫攻坚进行到底。二是压实主要领导责任。实行县、乡、村三级一把手负责制,县处级领导全部落实包乡镇、包户责任,乡镇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部门一把手履行帮扶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以上率下,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三是压实行业部门责任。全县各重点行业部门全力配合扶贫工作,在落实好上级政策的同时,结合贫困户不同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出台萝北县行业扶贫政策,重点围绕巩固脱贫成果,研究制定行业扶贫工作方案,确保扶贫措施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一年来,印发政策汇编和宣传单3000余册。四是压实扶贫干部责任。制定出台《萝北县定点驻村扶贫工作细则(试行)》和《选派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实施方案》,在7个贫困村派驻驻村工作队、在其他56个行政村选派第一书记,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和乡镇共安排456名帮扶责任人,帮助贫困户出主意、想办法、找资金、定项目、促脱贫。加强县、乡、村三级扶贫干部业务培训,2020年共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各层级扶贫干部1085人次,培养造就了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五是压实社会帮扶责任。扎实推进“百企帮百村”脱贫攻坚行动,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设立扶贫产业投资基金,采取发展生产、对接市场、安置就业等、捐款捐物等多种方式,紧紧围绕改善人居环境、美化村容户貌、增加群众收入,助力脱贫攻坚。共有47家企业参与结对帮扶,吸纳15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企业务工。设立扶贫资金专户,接受社会各界捐助85760元。六是压实基层党建责任。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活动,以“四有”为基本标准,全面强化贫困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切实提升了贫困村党组织的组织力。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次,突出需求导向和实战化训练,切实提高了基层干部落实党的扶贫政策、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
(二)聚焦扶贫本源,织牢保障底线。坚持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脱贫攻坚的首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全力织密保障网络,确保政策清晰、操作性强、保障有力。在饮水保障上,投资674.42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改造和巩固提升工程,有效提升了全县63个行政村的饮水质量。在住房安全保障上,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鉴定,及时解决已改再危、因灾受损等特殊情况造成的新增危房,2020年投入606.8万元(县级597万元),改造“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5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投入资金14万元)、一般户危房152户、拆除闲置泥草(仓)房128座,有效防止因房致贫户产生,提升了农村危房家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医疗保障上,构筑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补充险四重防线为一体的贫困户医疗保障体系,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一免五减”等优惠政策,通过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途径累计为4134人次减免、救助、报销、垫付资金363.5万元。在教育保障上,全面落实助学金、贫困住宿生生活补助、就餐补助等各项补助政策,累计发放助学补助11.8万元,受益学生232人次。
(三)突出就业扶贫,确保稳岗就业。高度重视就业扶贫工作,成立了稳就业专班,设立稳企稳岗基金5000万元,积极落实稳岗扩就业政策,做到疫情防控和就业服务两不误。制定下发《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切实做好贫困户增收工作的通知》,对疫情防控期间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按照省内县外每人500元、省外每人1000元标准发放。因需开发公益岗位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利用光伏产生效益,2020年新开发公益岗位47个。截止目前,萝北县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213人,比上年度增幅7.6%。其中省外务工20人、省内县外务工15人、县内务工178人。
(四)深化产业扶贫,确保稳产增收。始终将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强化精准保障,创新帮扶模式,采取有力的措施帮带贫困群众多渠道、多环节增收。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扶贫项目,截止2019年底,扶贫产业项目实现100%全覆盖,贫困户三项产业覆盖率达84%,带动贫困人口年均增收2904元。2020年,面对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持续加大对扶贫产业的投入力度,在产业项目方面:2020年到县扶贫砍块资金1226万元,其中用于产业项目692.49万元,占总资金56.48%。投资93.55万元在名山镇江红村建设2栋农家乐,投资119.95万元,为东兴村购置大型收割机凯斯4088一台,投资82万元,购买五味子烘干设备,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投资374.19万元,在团结镇龙滨村建设温室大棚5栋。截止9月30日前可精准联结到贫困户的扶贫产业共15项(不包括乡镇、帮扶单位落实的增收措施),累计带贫1517户,户均可增收5057元。其中全县覆盖项目3个;整乡覆盖项目5个;整村覆盖项目7个。在光伏电站建设及运营方面:萝北县光伏电站共5个,其中500千瓦的4个,300千瓦的1个,均属联村电站,全部由政府出资建设,电站运维管理及资金拨付全部由天源公司负责。2019年10月1日-2020年9月30日,光伏扶贫电站共发电量2327756千瓦时,电量收益87.06万元。2020年度电站收益覆盖全县无劳动能力贫困户389户,户均分红1500元,设置公益性岗位111个,其中2020年新增47个,岗位补贴1500元/个。在小额信贷方面:2020年新增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户13万元,累计发放贷款448户,1617.5万元,存量余额418户,1358.5万元,其中户贷户用51户257.5万元,存量贷款户贷比79.4%。
(五)强化消费扶贫,提升脱贫成效。高位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出台《萝北县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实施方案》和《开展萝北县2020年消费扶贫月活动方案》,集中力量推进消费扶贫工作。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选用贫困户农畜产品,倡导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和贫困村、贫困户签订购销协议,认购扶贫产品,作为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基层工会向全体会员发放的节日慰问品。截止目前,全县各类食堂、工会、帮扶单位及帮扶人购买贫困户生产的农副产品6.9万元,签订销售订单19.46万元。积极认定扶贫产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自愿申请”的原则,积极为经营主体办理扶贫产品认定,同时,监督认定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截止目前,共认定2家企业,分别是“九里庄”牌蜂产品和宝泉鲜辣酱。积极推动“三专”建设。线下设立企业馆3个,分别位于宝泉岭的宝泉酱业展销中心和宝泉酱业直营店,以及位于凤翔镇的九里庄原特产专卖店,专柜布柜工作正在与企业洽谈敲定点位。
(六)聚焦动态管理,夯实脱贫基础。一是迅速安排部署。9月29日,我县召开了2020年度全县动态管理工作会议,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和包村单位主要领导共同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就成效考核进行业务培训,对脱贫攻坚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扶贫办对各乡镇主管领导、扶贫专干、工作队长、包村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制定下发了《2020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年度动态管理工作。二是有序推进各项工作。9月30日,各乡镇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培训,10月1日-10日,入户采集各类信息,10月末,年度动态6项工作任务全部完成,通过组织村级自查和县级抽查,对发现问题立查立改,保证了数据质量。
(七)强化动态监测,加强重点帮扶。2020年度,我县共有监测对象11户30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户5人,边缘易致贫户9户25人。2户脱贫不稳定户中,均因突发事件存在返贫风险;9户边缘易致贫户中,因大病6户、占66.6%,因突发事件等其他致贫风险3户,占33.4%。监测对象均为蓝色预警。11户监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2户(脱贫不稳定户);落实木耳托管、长毛兔养殖、签订庭院经济购销协议2户(脱贫不稳定户);帮助发展畜禽养殖2户(边缘易致贫户);就近就地安排就业7人(脱贫不稳定户1人,边缘易致贫户6人);落实综合保障措施8户(脱贫不稳定户2户,边缘易致贫户6户);通过各项帮扶政策和帮扶措施的落实,9月底前,蓝色预警的监测对象已全部转为绿色。
(八)坚持上下联动,推进问题整改。全省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会议之后,立即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会议,对“回头看”工作安排部署,对各乡镇和有关行业部门,扶贫专干和入户排查人员进行了工作培训,制发了《萝北县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实施方案》《萝北县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排查问题描述清单》和《萝北县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问题排查清单》,明确工作任务和完成时限。我县在“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等方面共排查发现687个具体问题(县级4个、乡村级110个、户级573个),目前全部整改到位。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因病因残致贫占比高(82.5%),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存在。二是农业产业发展不平衡。能够大范围带动贫困户的产业项目少,只有少数的乡镇实现了本镇的产业覆盖全镇贫困人口。三是受疫情影响,正常帮扶工作开展受到一定限制,长期以来面对面深入贫困户和现场办公的工作方式不得不进行转变,影响对贫困户帮扶成效。
四、典型事迹
(一)木耳托管。萝北县拥有“萝北黑木耳”“萝北红小豆”“萝北蜂蜜”“萝北大米”四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产品。其中,萝北黑木耳外观好、营养价值丰富高、市场认可度高,是自食和馈赠亲友的绝佳礼品。2018年,通过市场调研、科学论证后将市级209万元扶贫资金采取“抵押担保、一年一借、当年偿还”的方式贷给萝北县宏运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发展壮大合作社,同时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由财政出资进行生产奖补配比,鼓励贫困户通过寄养的方式增加收入。即:贫困户自行出资购买1000袋,财政扶贫资金为贫困户奖补500袋,受托管规模限制,原则上户人口在3人以下最高允许托管3000袋,户人口在4人以上最高托管6000袋。收益分配采取“保底+分红”的模式,保底部分为贫困户自购本金,分红部分为养殖食用菌的收益。2018年,全县自愿托养贫困户计116户,托管养殖木耳菌241500袋,实现户均增收2762元。2019年,196户贫困户参与木耳托管养殖,户均增收1778元。2020年,199户贫困户参与木耳托管养殖,预计户均增收1750元。
(二)五味子种植。萝北县充分发挥发挥林地资源丰富优势,大力发展五味子生产,种植五味子已成为太平沟乡农民新的致富门路。五味子又名山茬,属多年生木本植物,具有使用和药用双重价值。病虫害较少,最高亩产可达500斤,是一个投资少,效益高,一次性投入,永久性效益的山区致富好项目。其中,石虎沟村村民刘洪霞是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能手,并且在2018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在她的带动下,全乡有不少贫困户都有种植五味子的意愿,但是普遍缺少资金和种植技术,扶贫办利用砍块资金60万元,为全乡77户贫困户提供种苗和水泥杆,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引导太平沟乡贫困户共发展五味子种植166.7亩,2019年每亩增加收入5000元以上,2020年将全部进入丰产期,按每亩8000元计算,预计年户均增收1.6万元。同时,投入扶贫资金82万元,为太平沟乡石虎沟村建设五味子烘干车间及购置设备,让村民种植的五味子卖出更好的价钱。
(三)带资入股。萝北县鑫河水稻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位于萝北县团结镇工农兵村,固定资产1100万元,拥有2条大米精包装生产线,烘干塔2座,日烘干能力600吨,2019年盈利350万元。合作社自成立之初便始终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脱贫攻坚工作号召,以产业扶贫为指导,着力抓好经营管理,再抓品牌创专利,提升效益的同时积极开展产业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2018年利用财政扶贫资金188.24万元,引进高端大米精包装生产线,带动贫困户66户143人,发放贫困户分红资金13.25万元,人均分红926元。2019年又申请扶贫资金62.6万元引进两面真空整形机和激光喷码机,使大米附加值提高40%,经济效益由原来每吨50元增加至每吨90元,全年可生产大米3.2万吨,主推的“东北一家人”“临江”等系列产品通过“萝北团结购”“苏宁易购”等电子商务平台远销四川、广东、福建、浙江等15个省份,合作社的产能和效益大幅度提升。2020年带动贫困户142户户均增收3292元,真正做到户户参与,家家有利,达到通过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的目的。
五、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收官之年,我县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及重要指示精神,扭住脱贫目标、压实脱贫责任,聚集脱贫重点、强化脱贫举措,精准发力、尽锐出击,做到政策不变、力度不减、队伍不散,坚决打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一是进一步压实落靠责任。坚决贯彻执行“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层层传压、层层加压,进一步调动全县上下各级扶贫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包乡镇县领导、施策部门负责人、乡镇党政领导和驻村工作队、村屯第一书记、村两委以及帮扶责任人责任。二是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坚持现行扶贫标准,继续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现有标准不动摇,确保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在教育保障方面,全面落实教育扶贫政策,保障贫困家庭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确保有学上、上得起学。在医疗保障方面,全面实施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防线为一体的贫困户医疗保障体系;在疫情常态化状态下,开展各项健康扶贫项目;不断提高签约医生、村卫生室服务质量。在住房保障方面,持续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性鉴定工作,密切关注建档立卡贫困户,随时新增随时保障,切实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全面实行农村饮水安全管护长效机制,确保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三是进一步提升脱贫能力。持续抓好现有扶贫产业,发挥已有的扶贫项目辐射带动作用,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针对木耳托管、小额信贷年底到期的情况,谋划覆盖全县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替代项目,确保贫困户收入不降低。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开展消费扶贫行动,鼓励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采购扶贫产品,实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四是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严格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防违规违纪行为发生。加强脱贫攻坚工作的督查问责,坚决查处贯彻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到位问题,坚决查处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职责不落实问题,坚决纠正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将问题整改工作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凡是查摆发现的问题,列入整改计划,积极推进,保证问题整改工作取得实效,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